现在位置:首页 » 易学论文 »

闰月的由来

作者:admin ⁄ 时间:2014年02月10日 ⁄ 分类: 易学论文 评论:0 从中国人的两个生日说开去中国人在过生日时候,大家有时候就会问寿星,是过阴历生日还是过阳历生日啊?为啥中国人会有两个生日呢?
因为我们现在同时使用了两套历法:一套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太阳回归年为基础的格里高利历法,每年设365日,每四年一闰,闰年366日,每年平均长度是365.25日,也就是所谓的阳历;
另一种是中国特有的以月亮运动周期为主的朔望月为基础,兼顾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太阳回归年的农历,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.5306日,十二个月为354.3672日,也就是所谓的阴历。
如果是纯粹的朔望月阴历的话,每一年阴历就会比阳历少了365.25-354.3672=10.8828。一年少上10天还没什么感觉,等10年100天三个多月,20年200天半年多,新年就得从冬天改到夏天过了。所以我们聪明的老祖宗就才用了"十九年七闰”这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。
根据计算十九年阴历会比阳历计算的日期少19*10.8828=206.773天,而七个朔望月7*29.5306=206.7142的日期正好基本可以严丝合缝的补上,而且各朝各代的历法对于补上闰月还有配合节气的不同讲究。所以每隔上19年阴历阳历的日期就和合拍一次,对每个人来说每隔19年过的生日阴历阳历就基本会在同一天了(由于206.773-206.7142=0.0588的差距,每20年还会产生一天的调整)

这样便于老百姓通过月相辨识日子,又兼顾农时方便农业生产和种植的阴阳历,真正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份被忽视的遗产。随着各种科技产品的孕育而生和从事农业劳动人口的减少,农历的作用似乎在渐渐的减弱,但是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仰观天象,俯察地理,利用简单的土圭就能精确的计算出所朔望月和太阳回归年的长度,并能将其设计应用到日常生活。
但是我们的老祖宗从仰观天象,俯察地理得出的学问可不止阴阳历这一个那么简单了。
卦从圭从卜,圭是土圭、圭表、天干、日冕,卜是推算。古人立表八方,昼参日影,观晷景之伸缩,测阴阳之盈虚,推四时之更迭。故卦者时也,推策迎日也。
爻从乂,乂者,遇也,日月相遇也。古人北面命位,夜考极星,观日月初遇于朔,再遇于晦也。故爻者,效天下之动者也。爻者,日月再相会也,复见天地之心。

易学起源于天文观测,即仰观俯察。所以易学也和阴阳历一样,是老祖宗观天察地总结出的道理,也是一门值得继承和研究的学问。

(作者:陈佳愉)


本文由admin原创或编辑,转载请保留链接【闰月的由来】http://www.ezhimen.top/?post=65
本文标签: 历法 闰月
上一篇: 2014年一指学堂新年团拜会活动剪影
下一篇:时空的把握与选择
目前有 0 条评论